2014年3月6日 星期四

扁平足Flat Foot 與 外翻足 Pronated Foot





如何簡單判斷孩子是否有扁平足或外翻足?
l           扁平足:(如圖所示)請孩子自然站立,從足內側進行觀察,正常的情況下,內足踝下緣、舟狀骨突起,以及蹠骨頭連線應趨近於一直線;若三點連線夾角過大,則可判斷為扁平足。
l           外翻足(如圖所示):請孩子採站姿雙手自然下垂,您可以從後側觀察到阿肌里斯腱與地面的相對關係;正常的情況下,阿肌里斯腱與地面應該趨近於垂直,若肌腱連線往內偏移超過10度以上,則可明顯判斷為外翻足。

小兒時期的扁平足,正常嗎?
Ans
:據統計,兩歲以下的幼兒幾乎都是扁平足(因為肌肉韌帶尚未發展成熟),到了三歲只剩下百分之八時有這種現象,而十歲的的小朋友只有百分之四仍然有扁平足。也就是說,隨著年齡增長,足弓的肌肉韌帶會逐漸發育完成,且大多數的小兒扁平足不會有症狀,對動作發展也不會有影響。


小兒扁平足於走路時,對下肢的影響?
1. 
足弓下陷於行進間易造成足不的疲勞與不適,嚴重的話甚至會有墊腳尖的情形發生(但不是所有墊腳尖的步態都起因於扁平足)。
2. 
扁平足造成重力線往內側移動,長時間下來可能引起X型腿以及拇趾外翻的現象,行進間容易跌倒。


扁平足的種類以及矯正原則
l           成長時期鍾擺現象合併扁平足:1-6歲的孩子,肌肉骨骼系統正值迅速發展與整合的階段。所謂『鐘擺現象』,指週歲以下的嬰兒腳部大都呈現明顯的O字形,但長到十八至三十六個月之間,逐漸轉變成X字形,一直到六至七歲才達到穩定並接近成年人的外翻56度。其中一歲半至三歲的階段,很容易觀察到明顯扁平足的現象,身為家長固然沒有必要太多的擔心,但仔細的觀察與定期的追蹤絕對是必要的。畢竟,並非所有小朋友的骨骼系統自我平衡機制都可以運作的很好,倘若超過合理的誤差範圍,應儘速尋求矯治,以免錯過黃金矯正時期。
l           嚴重外翻足合併扁平足:外翻足若超乎允許範圍,會嚴重破壞下肢生物力學的平衡,讓小朋友的每一步都踩得不踏實;身體的重量非但無法往下均勻分散傳導,甚至間接造成膝關節、甚至脊椎的負擔。這種情況下,必須依個別需要量製矯正鞋墊,才能有效導正重力線偏移的問題。個別化訂製的矯正鞋墊所費不貲,動輒數千至上萬不等,正值發育的小朋友又必須定期更換,對部分家長而言,實在是經濟上沉重的負擔。
l           韌帶鬆弛或肌肉無力合併扁平足:有些小朋友天生足底韌帶以及肌肉便比較不發達,這個情況下選擇一些市售保健鞋墊,即可有效支撐起足弓,避免足弓塌陷現象繼續惡化。市售保健鞋墊乃依據常模而設計,可以符合大部分孩子足部的需求,在確認沒有足外翻的前提之下,市售保健鞋不失為較為經濟的選擇。
  l            附生舟狀骨合併扁平足:有這類問題的小朋友,通常在進入學齡時期之後,因為活動量的突然增加,造成足部內側舟狀骨發炎與疼痛時才被診斷出來。大部分附生舟狀骨的個案選擇功能性鞋墊可以有效地改善疼
痛問題;但依然有些嚴重的個案,必須藉由外科手術才能解決。

矯正鞋穿與不穿?兩難!!
兒童足部矯正的問題,在醫界一直是很有爭議的話題。
一般來說,骨科醫師會說沒有問題,長大就好了-->除非變形得很離譜!
兒童骨科或復健科醫師則會依變形的程度,建議手術或給予一些矯正輔具(矯正鞋、訂製鞋墊、或內八矯正帶....等等)
    
很多人質疑鞋墊的矯正效果。實際上,矯正鞋有沒有需要,須視個案的實際狀況來判斷。臨床上必較建議經由完整的生物力學評估,藉由量化的數據來判斷問題到底出在哪裡:足部、膝關節、或是髖關節;這絕對不是簡簡單單一句"個人經驗"就可以論斷的。為了商業考量,平白無故把扁平足與矯正鞋畫上等號,實在是很不負責任的做法!
    小朋友的骨骼就像傾斜樹苗一般,扶正樹的根部,隨著歲月的增長,這棵樹自然就會自然導正回正確的位置上了。矯正鞋的意義在於:及早協助孩子導正骨骼的發育,避免日後導致無法挽回的畸型發生!


力邁物理治療所 
 線上諮詢服務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